吴均

陆宣公墓枯柏重青诗以纪事

南北朝吴均

宣公辅政称名臣,谏诤下惮批逆鳞。兴元戡难勤赞助,转危而安此一人。

乾坤几劫沧桑改,齐女门东古坟在。松楸羊虎已销亡,枯柏杈丫数百载。

圣代深嘉内相贞,敕修祠墓特褒旌。精灵耿耿不泯灭,香叶勃郁看重生。

公能上不负天子,八利六失标青史。卓哉高节何嶙峋,正气贞操长不死。

昔闻柏树化桐王宴宅,又闻柏树倔起汉帝陵。何如陆公墓上枯柏复蕃翳,雷霆辊战蛟龙腾。

柏兮千载耐岁寒,乃是公之忠义肝。柏兮铁干挺劲直,乃是公之贬死骨。

赵裴遗臭公芬芳,小人枉自倾忠良。公之丹心炳日月,岂以柏之荣瘁为低昂。

物同人重物亦尊,诸葛庙前柏尚存。他年瞻拜定相识,百丈参天看黛色。

南庄马秋玉别业

南北朝吴均

幽深林馆枕江浔,门外春围万柳阴。伯仲风流花萼集,宾朋游赏月泉吟。

连床旧雨今谁听,满阁凉云供我寻。最是滩声易惆怅,泠泠犹是写瑶琴。

古镜篇

南北朝吴均

盈盈一片秋空月,云雾朦胧半边缺。五色双龙背上蟠,铭镌大业何曾灭。

访吴登不值承见寄三绝句赋此为答 其一

明代王世贞

从此步屧过,吴均莫相避。试看白板扉,的应无凤字。

送别吴枢季使君迁府倅一首

明代王世贞

济上风尘盖始倾,即看雄剑气峥嵘。异时陈纪犹难弟,今日吴均不愧名。

政就棠阴移大府,才高璧月掩连城。干旄陋巷仍堪过,惆怅浮云暮已横。

将离宣城寄吴正仲

宋代梅尧臣

吴均诗语多奇揭,苦倩鸳鸯谢明月。

昭亭川上此禽闲,为寄吴郎我西发。

西归千里浮轻舟,夜观蟾光逆水流。

水流东海月西海,各去虽殊意常在。

月偏皎皎随人行,水亦沄沄非浪改。

酒盆龙杓闲到吟,梅花重叶将谁采。

尝正仲所遗拨醅

宋代梅尧臣

屈原自著渔父篇,餔糟不及渔父贤。

世无功名多浪死,刘伶阮籍于今传。

迩来独酌邀明月,唯有青山李谪仙。

谪仙殁後几百年,市楼日沽千万钱。

沉湎岂少当道眠,文字不见空月圆。

吴均之孙何我怜,双壶贮醅持置前。

岂乏阮李诗与瘨,浅饮强对春风妍。

讲古文联句

唐代皎然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潘述

山岳降气,龟龙负图。——裴济

爰有书契,乃立典谟。——皎然

先知孔圣,飞步天衢。——汤衡

汉承秦弊,尊儒尚学。——潘述

百氏六经,九流七略。——裴济

屈宋接武,班马继作。——皎然

或颂燕然,或赞麟阁。——汤衡

降及三祖,始变二雅。——潘述

仲宣闲和,公干萧洒。——皎然

士衡安仁,不史不野。——皎然

左张精奥,嵇阮高寡。——汤衡

暨于江表,其文郁兴。——汤衡

绮丽争发,繁芜则惩。——潘述

词晔春华,思清冬冰。——潘述

景纯跌宕,游仙独步。——汤衡

青云其情,白璧其句。——汤衡

灵运山水,实多奇趣。——潘述

远派孤峰,龙腾凤翥。——潘述

陶令田园,匠意真直。——皎然

春柳寒松,不凋不饰。——皎然

江淹杂体,方见才力。——汤衡

拟之信工,似而不逼。——汤衡

鲍昭从军,主意危苦。——潘述

气胜其词,雅愧于古。——潘述

隐侯似病,创制规矩。——皎然

时见琳琅,惜哉榛楛。——皎然

谢脁秀发,词理翩翩。——汤衡

孤标爽迈,深造精研。——汤衡

惠休翰林,别白离坚。——潘述

有会必惬,无惭曩贤。——潘述

吴均颇劲,失于典裁。——皎然

竟乏波澜,徒工边塞。——皎然

彼柳吴兴,高视时辈。——汤衡

汀洲一篇,风流寡对。——汤衡

何逊清切,所得必新。——潘述

缘情既密,象物又真。——潘述

江总征正,未越常伦。——皎然

时合风兴,或无淄磷。——皎然

二杜繁俗,三刘琐碎。——汤衡

陈徐之流,阴张之辈。——汤衡

伊数公者,阃域之外。——潘述

吁此以还,有固斯郐。——潘述

赠吴均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柳恽

山桃落晚红,野蕨开初紫。云日自清明,苹芷齐霍靡。

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

赠吴均诗二首 其二

南北朝柳恽

秋风度关陇,楚客奏归音。飒飒避霜叶,离离山塞禽。

赠吴均诗三首 其一

南北朝柳恽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赠吴均诗三首 其二

南北朝柳恽

远游济伊洛,秣马度清漳。邯郸饶美女,艳色含春芳。

鼓瑟未成曲,踏屣复翱翔。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阳。

新知谁不乐,念旧苦人肠。

赠吴均诗三首 其三

南北朝柳恽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答吴均诗三首 其一

南北朝周兴嗣

明灯照暗室,边韶对赵壹。但酌中山酒,唯甘江浦橘。

风动云人箕,雨至月离毕。王丹赠不拜,是我相知日。

答吴均诗三首 其二

南北朝周兴嗣

惊凫起北海,仪凤飞上林。骞低不同翼,欢楚亦殊音。

曀曀夕云起,落落晓星沈。李陵报苏武,但令知我心。

答吴均诗三首 其三

南北朝周兴嗣

昔别襄城村,同会长安市。谁学莱芜甑,本得王乔履。

阶前养素鹤,池中饴赤鲤。一往玉壶上,兼复见箫史。

拟吴均体应教诗

南北朝纪少瑜

庭树发春辉,游人竞下机。却匣擎歌扇,开箱择舞衣。

桑萎不复惜,看花遽将夕。自有专城居,空持迷上客。

赠吴均诗

南北朝萧子云

欲知健少年,本来最轻黠。绿沈弓项纵,紫艾刀横拔。

谁持命要宠,宁知敌可杀。有功终不言,明君自应察。

赴官晋陵别端禅师

宋代陆蒙老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毵毵霜样白。

西溪溪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这古松门,云是吴均读书宅。

烟云半岭见层楼,峥嵘鳌顶蓬宫窄。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演渔歌。

秋来满船载明月,直钩不钓闲鼋鼍。

一雨笠,一烟蓑,五湖深处任风波。

黄梅渡口水流急,救护心谁如老婆。

月下笛 冼玉清教授以蚝豉酥皮豆蓉饼杏仁饼鸡旦糕杂装一盒见贻。谱此代谢柬

清代杨玉衔

撑腹书虚,董肠醪薄,怎支吟力。高歌堕帻。听瓶笙,动茶癖。

胸中块垒蚝山结,换米帖、都成鸡肋。惜花村沽远,调莺爇鸭,闭户秋寂。

门啄邮筒入。睹巧月玲珑,腻云堆积。酥醐味蜜,胡麻京样新出。

居然动我题糕兴,青鸟护、红巾密幂。读饼说笑吴均,玉屑金泥仅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