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

唐代孟郊

十年白云士,一卷紫芝书。来结崆峒侣,还期缥缈居。

霞冠遗彩翠,月帔上空虚。寄谢泉根水,清泠闲有馀。

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

唐代孟郊

欲知惜别离,泻水还清池。此地有君子,芳兰步葳蕤。

手掇杂英珮,意摇春夜思。莫作绕山云,循环无定期。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

唐代孟郊

方凭指下弦,写出心中言。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

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一日引别袂,九回沾泪痕。

自悲何以然,在礼阙晨昏。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

浮情少定主,百虑随世翻。举此胸臆恨,幸从贤哲论。

明明三飞鸾,照物如朝暾。

送李益斋之临洮

元代朱德润

绿阴满京畿,送子之临洮。临洮何茫茫,流出长城壕。

长城岸阻玉关阨,于阗葱岭河凉高。羌氐儿郎走带箭,哀笳风起斗击刁。

良人西征二三载,宝幢车马声尘遥。如今不用酒泉郡,岂必坐使朱颜凋。

蒲萄苜蓿味虽美,异方土俗殊乡里。避地犹当似管宁,受封应得论箕子。

愿从列骑拥旌旄,归来燕处华堂里。却话人情翻掌难,曾浥征袍泪如洗。

三叠

宋代刘克庄

唐时才子总能诗,张祜轻狂李益痴。

管甚三姨偷玉笛,诳他小玉写乌丝。

送表弟方时父

宋代刘克庄

弃置空村饱世情,高轩乃肯顾柴荆。

韩甥殷浩贫亲戚,李益卢纶外弟兄。

两鬓萧疏惊老大,一灯明灭话平生。

刺桐花下逢予季,多致诗人未害清。

七言滑语联句

唐代颜真卿

雨里下山蹋榆皮,——颜真卿

莓苔石桥步难移。——皎然

芜荑酱醋吃煮葵,——刘全白

缝靴蜡线油涂锥。——李崿

急逢龙背须且骑。——李益

途中寄李二(一作李益诗)

唐代戎昱

杨柳烟含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

唐代戎昱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正中。

闻笛(一作李益诗)

唐代戎昱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野田行

唐代李益

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断肠。

杂曲歌辞 鹧鸪词

唐代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翼鹧鸪飞。处处湘阴合,郎从何处归。

同萧炼师宿太一庙

唐代李益

微月空山曙,春祠谒少君。落花坛上拂,流水洞中闻。

酒引芝童奠,香馀桂子焚。鹤飞将羽节,遥向赤城分。

赋得路旁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

唐代李益

路旁一株柳,此路向延州。

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统汉烽下

唐代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

唐代李益

野性迷尧历,松窗有道经。故人为柱史,为我数阶蓂。

同萧鍊师宿太乙庙

唐代李益

微月空山曙,春祠谒少君。落花坛上拂,流水洞中闻。

酒引芝童奠,香馀桂子焚。鹤飞将羽节,遥向赤城分。

游栖岩寺

唐代李益

晚上梯延洞,通宵兴莫穷。高明千嶂月,清爽一岩风。

坐久衣衫润,吟馀物象空。举头星可摘,疑在广寒宫。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

唐代李益

征戍在桑乾,年年蓟水寒。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唐代李益

蜀道山川心易惊,缘窗残梦晓闻莺。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