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大全 望江南·暮春

望江南·暮春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正文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

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春天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参考资料:

1、薛玉峰.苏东坡词今译:中国文联出版,2012:31

2、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356-359

3、谭新红.苏轼词全集:湖北辞书出版社,2011:71-72

春服:春天所穿的衣服。指夹衣。成,穿得住。蕉叶,蕉叶状如杯,借指酒杯。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纻罗:指麻织和丝织的服装。酣咏:畅快地饮酒吟诗。升平:太平。

百舌:鸟名。到晚春桃李花谢时,便不啼鸣。柘林:灌木林。鹁鸪:鸟名。天将雨,其鸣甚急,故俗称水鹁鸪。芜菁:蔬菜名。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

译文

译文

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

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春天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宋人多用双调。

春服,春天所穿的衣服。指夹衣。成,穿得住。

蕉叶,蕉叶状如杯,借指酒杯。

舞雩(yú):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纻(zhù)罗:指麻织和丝织的服装。

酣(hān)咏:畅快地饮酒吟诗。升平:太平。

百舌:鸟名。到晚春桃李花谢时,便不啼鸣。

柘(zhè)林:灌木林。鹁鸪(bó gū):鸟名。天将雨,其鸣甚急,故俗称水鹁鸪。

芜菁(wú jīng):蔬菜名。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

参考资料:

1、薛玉峰.苏东坡词今译:中国文联出版,2012:31

2、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356-359

3、谭新红.苏轼词全集:湖北辞书出版社,2011:71-72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暮春三月,与《望江南·超然台作》同时而稍后。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到了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有感作《望江南·超然台作》后又写下了此词。

参考资料:

1、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356-359



※ "望江南·暮春"的意思解释、望江南·暮春是什么意思由正发文学网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