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陶

题情尽桥

唐代雍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韦处士郊居

唐代雍陶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城西访友人别墅

唐代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送蜀客

唐代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天津桥望春

唐代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和孙明府怀旧山

唐代雍陶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

题君山

唐代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送高泉谢公回滇周太霞同泛舟

明代杨慎

高泉仙棹访贫家,城上高楼接太霞。坡老旅情昌歜酒,雍陶乡思米囊花。

迢迢紫宙凌风翰,渺渺银潢贯月槎。岐路不须悲断梗,吾生今巳任瓠瓜。

长安客感

唐代雍陶

客泪如危叶,长悬零落心。况是悲秋日,临风制不禁。

送雍陶及第归觐

唐代姚合

献亲冬集书,比橘复何如。此去关山远,相思笑语疏。

路寻丹壑断,人近白云居。幽石题名处,凭君亦记余。

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

唐代贾岛

不唯诗著籍,兼又赋知名。议论于题称,春秋对问精。

半应阴骘与,全赖有司平。归去峰峦众,别来松桂生。

涨江流水品,当道白云坑。勿以攻文捷,而将学剑轻。

制衣新濯锦,开酝旧烧罂。同日升科士,谁同膝下荣。

寄雍陶先辈

唐代刘得仁

久别青云士,幽人分固然。愁心不易去,蹇步卒难前。

尽落经霜叶,频阴欲雪天。归山自有限,岂待白头年。

对月寄雍陶

唐代刘得仁

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华凝衣有露,静极树无风。若向湘江见,湘江彻底空。

送雍陶侍御赴兖州裴尚书命

唐代刘得仁

纶阁知孤直,翻论北巷贤。且縻莲幕里,会致玉阶前。

洙泗秋微动,龟蒙月正圆。元戎军务息,清句待君联。

赠雍陶博士

唐代刘得仁

腹是群书笥,官为六义师。情高少尘事,朝下足闲时。

有句同人伏,无私胄子知。汉庭公议在,正与触邪宜。

忆东阁手植花木用雍陶过旧宅看花诗韵

宋代洪适

分根徙核望春栽,曲径幽蹊手自开。今日成林浑著子,花时不折一枝来。

送雍陶游蜀

唐代姚合

春色三千里,愁人意未开。木梢穿栈出,雨势隔江来。

荒馆因花宿,深山羡客回。相如何物在,应只有琴台。

喜雍陶秋夜访宿

唐代姚合

晓立侍炉烟,夜归蓬荜眠。露华明菊上,萤影灭灯前。

清漏和砧叠,栖禽与叶连。高人来此宿,为似在山颠。

荷鹭图为薛御史作

明代李东阳

秋山泬寥秋水阔,一夜天风起蘋末。万籁凋馀锦树空,繁花落尽红衣脱。

鵁鶄鸂鶒俱无声,沙边白鹭如有情。幽禽相呼落日暝,尺鲤下避寒潭清。

寒潭直下几千尺,落羽回波共萧瑟。独立遥怜海屿青,低飞不碍江云白。

诗家画格还相宜,却忆江南初见时。雍陶池上风雨集,摩诘田中烟火迟。

吾生颇似巢笼鸟,十年尘土长安道。万里沧浪一片秋,安得閒身此中老。

过旧宅看花

唐代雍陶

山桃野杏两三栽,树树繁花去复开。

今日主人相引看,谁知曾是客移来。